盛夏時節,走進林東鎮先鋒村,道路干凈整潔、房屋錯落有致、庭院干凈舒適。村民們三五一組在田間耕作,村內廣場上,老人閑話家常,孩童嬉笑玩耍,一幀一畫,串聯起烏力吉沐淪河岸邊的家家戶戶,展現出了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。
作為新晉“全國文明村”,先鋒村的美可遠不止眼前這些。近年來,先鋒村以黨建引領為統攬,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與各項重點工作深度融合,不斷夯實社會發展基礎、創新基層治理模式、加快產業培育進程、提升鄉村建設成色,推動全村由“外在美”向“內在美”轉變,通過厚“底子”、美“面子”、強“里子”,繪就了和美鄉村的幸福底色。
強基固本抓實“紅色”黨建賦能。黨建引領是繪就和美鄉村畫卷的關鍵底色,先鋒村以黨建引領為依托,從隊伍建設、黨員管理、黨建+等多維度發力,立足鄉村發展需求,建立“支部牽頭、黨員包片、群眾參與”三級責任體系。嚴格落實黨組織、黨員“雙積分”管理量化積分制度,強化黨員教育管理,激勵全體黨員爭著干、搶著干、比著干,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,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續增強。
產旅融合拓寬“金色”增收渠道。先鋒村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,以休閑游、綠色游為主攻方向,積極培育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。依托其近郊村發展優勢,主動融入林東鎮“15分鐘環城旅游半徑”,通過實施設施農業產業項目、配套建設保鮮庫等方式,有效盤活鄉村發展資源,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。2024年,共建設設施春棚40棟,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8萬余元;通過發展鄉情蘋果莊園、濕地公園觀光等旅游項目,年接待游客約2萬人次,帶動本地群眾靈活就業24人、人均月收入2800元。在文旅產業的帶動下,現代鄉村雛形顯現。
村民共治繪就“彩色”文明鄉風?!拔覀兇逋ㄟ^‘文明積分’,把環境整治、志愿服務都納入積分管理,我們可以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,大家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!”村民們自豪地向記者介紹。先鋒村推行“網格化”人居環境管理模式、創新“片區議事”制度、打造“法律明白人”隊伍等方式,有效激發村莊治理“內生力”,筑牢鄉風文明主陣地。今年以來,先鋒村累計舉辦“我們的節日”主題活動5場次,開展主題宣講7場次,累計覆蓋群眾300余人次;共開展“村民說事日”活動13場次,培育了“法律明白人”10名,解決道路修繕、耕地矛盾等6件。不僅如此,先鋒村還通過“文明家庭”“好婆媳”等選樹活動,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可觸摸、可學習的身邊范本;聯戶長“微治積分”,將基層治理細分為信息收集、矛盾調解等6項具體指標,實現了讓村民從“旁觀者”到“主人翁”的身份轉變,文明創建從“外源推動”到“內生驅動”的質的飛躍。
從“赤峰市文明村”到“全國文明村”,先鋒村的實踐證明:和美鄉村不是鄉村振興的“附加題”,而是貫穿于產業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態、組織“五大振興”的“必答題”。它以思想引領破局、以村民共治聚力、以惠民實效固本,讓鄉村既有“顏值”又有“內涵”,既具“活力”又顯“溫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