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碧流臺鎮堅持黨建引領,將發展庭院經濟作為群眾增收的切入口,結合各村資源稟賦,充分引導村民利用家庭院落發展庭院經濟,以庭院“小經濟”助力鄉村“大振興”。
在碧流臺鎮中段村,養殖戶張桂華正麻利地撿拾著雞窩中熱乎乎的綠殼蛋。自2024年以來,碧流臺鎮在中段村推廣五黑雞養殖,品種具有口感好、營養價值高、蛋黃占比大的特點。截至目前,全村五黑雞養殖產業發展初具規模,存欄量達800余只,養殖周期內,每只雞還能產出約100枚雞蛋。
張桂華告訴記者:“今年我抓了150多只雞苗,現在雞的存欄量200多只,上半年賣綠皮雞蛋賣了3000多塊錢,預計下半年連成雞帶雞蛋能收入1萬多元。”
碧流臺鎮積極探索“一村一品”特色產業發展模式,通過“特色產業+庭院經濟”雙輪驅動,不僅盤活了農村閑置資源,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,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。
東方紅大良溝自然村依托蒙古野果資源,大力發展文旅產業,不少村民開辦了農家樂、民宿和采摘園,形成“春賞花、夏避暑、秋摘果”的模式,吸引了各地游客紛至沓來。
“林果產業是我村發展經濟的主導產業,蒙古野果具有較好的外形和口感,春季花期也比較美,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觀光和采摘。今年我種了70畝的果樹,年收入大約在20萬元左右。”大良溝蒙古野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果農翟春城說道。
目前,碧流臺鎮已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專業村5個,帶動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。已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庭院改造行列,不少農戶表示,旅游旺季時收入較傳統農業翻了幾番。
下一步,碧流臺鎮將堅持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積極引導鼓勵有意愿、有條件的村民發展庭院經濟,助力群眾增收致富,為高質量發展打造美麗鄉村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出有益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