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初以來,十三敖包鎮依托緊鄰林東城區、G305國道縱貫南北的黃金區位,精準發力,“梯度推進”新老305沿線設施農業產業帶建設,一條由設施農業冷棚構成的富民“風景線”正加速成型。
項目落地生根,產業帶初具規模。鎮黨委政府經過深入調研,積極謀劃,在海興村、解放村、敖包前村率先啟動總投資600萬元的設施農業冷棚建設項目。目前,94座嶄新冷棚已全部高質量完工,種植戶滿懷信心悉數進駐。
“海興村春季建設32座冷棚,冷棚在開工建設前就被種植戶紛紛租定,一搶而空,建設了設施農業項目,今年集體經濟收入能增收10萬元以上!”海興村黨支部書記張文鳳對新建成的冷棚贊不絕口。
棚內的秧苗生機盎然,群眾增收致富的希望也在心中生根發芽。解放村村民王啟是種大棚的“能手”,多年來一直在外地承包經營大棚。今年得知村里發展設施農業,便承包了7個冷棚,種植了4畝香瓜、3畝辣椒。“我們村緊挨著林東城區,種蔬菜大棚是最適合我們發展的路子!”王啟說。
規模持續擴容,發展動能強勁。為加速產業集聚,鎮黨委政府主動作為,又成功爭取鄉村振興銜接資金1100余萬元,開展設施農業二期工程。現已在敖包后村等4個村完成選址和前期設計,待秋季莊稼收割后,二期冷棚建設將全面啟動。
“2025年設施農業冷棚項目分春季、秋季兩批次實施,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,全鎮年度新增設施農業面積500畝,產業規模與帶動就業能力實現大幅躍升。”十三敖包鎮分管項目副鎮長李遠征說。
擘畫長遠藍圖,“風景線”未來可期。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,十三敖包鎮將“發展藍圖”清晰規劃至“十五五”后期。在未來幾年,國道305沿線7個村將連片發展設施農業5000畝,一條集中連片、效益顯著的現代化設施農業產業帶將如璀璨珠鏈,鑲嵌于G305沿線,成為激活鄉村經濟、托舉百姓富足生活的亮麗風景。
“實施了設施農業項目,今年海興村集體經濟將增收至20萬元、敖包前村將增收12萬元、解放村增收至35萬元,承包冷棚的種植戶,每個冷棚將收入1到2萬元。”李遠征介紹。從首批94座冷棚的建成投產,到5000畝發展藍圖的徐徐展開,十三敖包鎮圍繞公路沿線打造了一條富民“風景線”,也打通了鄉村全面振興的幸福通途。
網站首頁
走進左旗
政務公開
網上服務
政民互動

蒙公網安備15042202000014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