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推動烏蘭達壩蘇木草原生態修復與農牧業可持續發展,近日,烏蘭達壩蘇木博士工作站成員、赤峰市農牧科學院科研團隊深入烏蘭達壩蘇木,開展蚯蚓飼料配置與草原土壤監測工作,為草原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支撐。
在蚯蚓飼料配置工作中,科研團隊立足烏蘭達壩蘇木農牧業實際,通過精準分析原料成分,科學調控碳氮比、濕度等關鍵參數,反復試驗多種配比方案,致力于打造適配蚯蚓生長繁殖的優質飼料。這種利用蚯蚓處理農牧業廢棄物的方式,既能減少環境污染,又能生產優質生物有機肥,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。
?
同時,科研團隊在烏蘭達壩蘇木不同區域的草原設置多個監測點,運用專業設備采集土壤樣本。從土壤的酸堿度、肥力、微量元素等多個維度進行細致檢測,系統分析草原土壤的健康狀況和變化趨勢。通過長期監測,可及時掌握草原生態系統的動態信息,為制定針對性的草原修復與保護措施提供準確數據,助力草原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。
此次工作,是科研成果與生態實踐的深度融合。通過技術賦能,不僅改善草原生態環境,還為當地農牧業綠色轉型、鄉村生態振興提供有力保障,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新道路。下一步,烏蘭達壩蘇木將繼續與赤峰市農牧科學院深度合作,以專業力量推動草原生態保護,為烏蘭達壩蘇木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