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5日上午7:30,備受期待的遼上京·2025巴林左旗半程馬拉松在巴林左旗人民政府廣場前鳴槍開賽。
本次賽事由中共巴林左旗委員會、巴林左旗人民政府主辦,巴林左旗文化旅游體育局承辦,是巴林左旗“相約遼上京 醉美北疆行”文旅體農商融合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賽事。本屆賽事設有半程馬拉松(21.0975公里)和歡樂跑(約5公里)兩個項目。共有來自全國各地近萬名選手參與。世界田徑冠軍史冬鵬、太極拳世界冠軍柴云龍也出席了本次賽事。
經過激烈的角逐,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選手ADERENEGASHHAILU憑借01:05:21的成績獲男子半程組冠軍、蒙古國選手GANTULGA、中國選手于洋分別以01:05:28、01:06:38的成績獲得亞軍和季軍。來自中國的選手康美茹憑借01:15:18的成績斬獲女子半程組桂冠。中國選手周霞、埃塞俄比亞選手TADESEZERITUSHAWEL分別以01:15:55、01:16:14的成績獲得女子半程組亞軍和季軍。
今年是巴林左旗第三次舉辦萬人規模的馬拉松賽事,熱情好客、風景如畫的巴林左旗讓四海賓朋流連忘返,讓廣大跑友連連點贊。時隔一年,來自全國各地的跑友再次相聚巴林左旗,用腳步丈量巴林左旗的魅力風光,感受巴林左旗文化底蘊的深厚。
此次半馬賽道設計上充分展現了巴林左旗的人文環境、城市建設、旅游資源,途經遼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、遼文化產業園、遼上京博物館、契丹大街、市民公園等城區標志性景觀景點;賽道沿線建立了包括召廟、遼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、石房子、七鍋山等本地地標景點補給站,全面增強跑友視覺體驗。賽事期間還增加了奶食品、牛肉干、沙地香瓜等巴林左旗特色產品作為賽事補給品,讓選手在奮力奔跑的途中,既能快速補充能量,又能品嘗到來自巴林左旗的獨特味道,沉浸式感受當地物產豐饒與民俗風情,讓每一口補給都成為傳遞地方文化的鮮活載體,全方位升級賽事體驗的深度與溫度。
今年巴林左旗半程馬拉松賽事全面升級,運用智慧化全流程賽事服務體系,從報名系統到賽道補給、從智能計時到賽后服務,全程融入科技元素,打造極具科技感的馬拉松賽事,持續提升賽事組織的精細化水平和跑者的參賽體驗感。
本次賽事的完賽獎牌設計獨具匠心,半程馬拉松完賽獎牌為金色,歡樂跑完賽獎牌為銀色,獎牌設計巧妙融合了歷史文化元素以及地方特色,獎牌外框以“中華第一龍”紅山玉龍為設計靈感,賦予了獎牌古樸莊重的藝術氣質,讓跑者在獲得獎牌時能感受到這片土地悠久的歷史文脈。獎牌中心特別選取了堪稱遼上京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契丹大、小字銀幣為元素。最特別的是,設計師在銀幣部分加入了可旋轉的互動設計。獎牌還引入了AR動態技術,只需用手機掃描完賽獎牌,就能呈現出充滿巴林左旗特色的立體動畫。這種創新的互動體驗,為馬拉松經歷增添了獨特的文化記憶點。
為確保賽事安全、有序舉行,組委會與相關部門共同制定了周密的安全保衛方案。投入安保人員近700余人,確保賽事的安全舉行,同時,賽道共設置醫療點10個,配備救護車12輛、專業醫護50名、醫療志愿者200余人、急救跑者和賽道救援隊員50余名,共招募700余名志愿者,為選手提供細致的引導和服務。
據了解,賽事組委會在賽道沿途精心設置了多個氛圍點,包含舞蹈表演、古箏表演、秧歌表演和馬頭琴表演等,在向外界展示具有巴林左旗民俗特色的同時,也為賽事增添了一抹亮色。
“有幸參加遼上京半程馬拉松,這也是我第三次參加這項賽事,正好回家看看,感覺很好,雨天對我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,今天的成績算是我第二次最好成績。希望以后在赤峰境內多舉辦半程馬拉松,也希望大家來巴林左旗旅游參觀打卡。”男子半程馬拉松季軍得主于洋表示。
當馬拉松的活力腳步掠過千年遼上京遺跡,當草原綠意與城市天際線在奔跑中交融,巴林左旗正以藍天綠草為紙,以多元融合為筆,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。這場體育賽事,不僅讓賽事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,更是一次“文旅體農商”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,立體展現了千年古都的深厚底蘊與現代文明風貌。